地址:哈尔滨市松北区松北一路59号
电话:17745610077/88/99
15134540055/66/77
网站:http://www.dwjiaoyu.com
一.事件回顾
近日,“滴滴出行”APP因涉嫌违规搜集群众信息冲到了头条第一线,国家互联网办公室迅速做出下架整改举措。如何让我们的个人信息更安全,成为我们集中讨论的话题。
二.原创试题
国家网信办7月4日晚间通报下架“滴滴出行”APP,经检测核实,该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。大数据时代,对于频发的信息泄漏事件,你怎么看?
三.大威面试解析
互联网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各种方便,但不知不觉中,我们也都变成了“透明人”。“大数据时代,人人都在裸奔”,一句无奈的玩笑话,折射出大数据的洪流之下,个人隐私信息被盗用、滥用的现实,让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变得非常脆弱。
如果任由隐私泄漏的情况出现,后果则不堪设想:
一方面,用户权益受到威胁。这些个人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窃取,就可能诱发诈骗、绑架等犯罪行为,轻则损失钱财,重则可能会付出生命代价。
另一方面,威胁社会和谐稳定。越来越多的隐私泄漏、盗取信息,严重影响诚信社会的构建,会增加社会的犯罪率,影响社会长久持续进步发展。
针对大数据时代信息泄漏严重的问题,把脉问诊,究其原因,可能在于以下几点:
第一,用户保护隐私的意识薄弱。很多用户会在社交软件上发布一些关于个人的敏感信息或分享定位,这些行为无疑是将自己“晒”在了网络上,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。
第二,平台疏于对客户信息的保护。很多互联网平台需要客户实名认证,但平台本身可能存在技术漏洞,导致客户信息被窃取;也有部分平台过度追求经济效益,向不法分子兜售用户个人信息,致使用户位置、行程路线、录音等个人信息泄漏严重。
第三,政府部门在监管上鞭长莫及。网监部门人才建设、技术水平相对滞后,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互联网行业。同时,某些法律的完善是基于问题的产生,从客观角度来讲,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。
若想解决信息泄漏这一网络顽疾,需要从多方面协同配合,进行防御管理。
第一,加大宣传,提高群众对于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。可以邀请专家学者、网络大V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讲解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,例如在安装App前仔细阅读用户协议、关闭应用的敏感权限等,全方位,多角度帮助群众保护好个人信息。
第二,平台承担起保护客户隐私的责任,不碰数据安全红线。一方面,在收集数据时要遵循用户知情原则、最小化原则、合法利用原则及安全保护原则。另一方面,设立专人管理用户信息库,打击公司内部人员监守自盗的行为。
第三,加大技术防控及监管力度,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。一方面,完善技术保障体系,对网络信息进行实时审查和监控,逐步提高网络管理的质量;另一方面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和专家论证的基础,借鉴国内外先进案例,不断完善法律法规,并加强执法,大力打击有损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。
我相信,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好转和全社会的共同监管,个人信息泄漏的问题一定会得到遏制,迎来真正的数据安全时代!
四.知识点补充
数据安全红线,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,中国也不例外。归纳起来基本也就是以下四条原则:
● 用户知情原则:指企业收集用户隐私信息需要告知用户使用的目的、范围并且需要用户同意。然而现实中,很多APP都是强制用户同意,或者不告知范围。
● 最小化原则:指企业在收集用户隐私数据时,必须遵循最小化原则。能够满足APP功能需要的最小收集量就可以了,不能蔓延收集范围和数量。
● 合法利用原则:指收集的隐私数据必须是被合法利用的,不能用于不正当应用,当然也不能恶意损毁或者篡改数据。
● 安全保护原则:指企业在收集用户数据后,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来保障数据安全。如果发生数据泄漏,应该马上采取补救措施。